高原上建高峰 穩步邁向“雙一流”
建設世界一流大學,必須抓住學科建設的龍頭🕵🏻⛷。國務院昨天印發《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總體方案》,但對不同的高校而言💆🏿♀️,如何結合自身實際情況👨👧🛋,選擇一條邁向“一流”的建設路徑、做出科學規劃,將成為一道“必答題”。
作為我國改革開放的前沿城市👸🏽、國家新一輪“兩校一市”教育綜合改革唯一的試點城市,形成與上海地位相匹配的高校學科體系,上海已經定下明確的目標:大力推進“高峰高原”學科建設計劃,通過對學科布局的優化和調整🏊🏿,努力讓上海高校的學科“高峰凸顯”、“高原崛起”🏙,在“高原”之上建“高峰”。
到2020年,上海高校將有20個左右的一級學科點和一批學科方向達到世界一流水平,同時180個左右的一級學科點躋身國內學科排名前20%。
“高峰高原”計劃與國家“雙一流”建設整體目標一致
眼下的上海正在深化推進教育綜合改革,在高等教育領域👊🏿,加強學科建設和提升本科生教學質量是綜改的“一體兩翼”。市教委相關負責人明確表示🧙,對上海高校相關學科給予重點支持🤝Ⓜ️,“在高原上建高峰”,一是提升高校學科在國際國內的整體地位;二是充分發揮“高峰”“高原”學科在科技創新👸🏿、社會服務🚙、人才培養和文化傳承中的主力軍作用。
據悉🧒🏻,《上海高等學校學科發展與優化布局規劃(2014-2020年)》已經編製完成並發布。這份規劃是在對全市502個學科點建設情況進行全面分析,對上海高校學科的優勢和短板🤦♀️,面臨的優勢、劣勢、機遇、挑戰等方面做出全面評估後才形成的。《規劃》明確提出💂🏼♂️,實施上海高等學校高峰學科和高原學科建設計劃。
不少滬上學者認為,上海實施的“高峰高原”計劃與最新發布的《方案》中提出的“雙一流”建設,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,可說是整體目標一致🪮。因為,沒有一流的學科不可能建成一流大學,學科生產力才是一流大學的基礎。事實也顯示,世界一流大學普遍擁有一批一流學科🤹🏼♂️,乃至世界頂尖學科。通過學科發展帶動一流大學的建設👱♂️,是世界一流大學建設的必由之路。
USnews最新的世界大學排名顯示,在學科排名上,我國的大學有一些學科逐漸進入全世界大學的第一梯隊🥇,北京大學有5個學科進入全球前20名,清華大學、復旦大學🤸🏽、浙江大學各有4個學科進入全球前20名,上海交通大學也有2個學科進入全球前20名。但是世界一流大學每個學校都有20多個學科進入全球排名的前1%🚤👩🦰。
聚焦新興產業布局緊缺產業,學科評估強調動態調整
強調動態調整,是上海“高峰高原”計劃的主要特色和亮點之一。市教委相關負責人介紹,為遵循學科發展的客觀規律,第一輪3年建設周期(2015-2017年)內對在建學科點只作過程監測🧜🏻♀️,只根據需要適當調整支持力度和動態調進。第一輪建設周期結束時,將依據評價結果🙀,對建設成效顯著的學科點繼續給予支持👎🏿;對建設進度緩慢、效果較差的學科點,科學實施退出機製;並及時將社會經濟發展急需的交叉學科🥤、新興學科納入建設範疇🙋🏼♀️🥖,采用競爭機製同步建設🤦🏻,源源不斷提供人才支撐🏸。
以上海高峰學科為例👨🏽🔧。高峰學科具體分為4類🌗𓀍,目前已初步遴選21個一級學科納入Ⅰ類高峰學科進行建設⛓️💥。記者獲悉😿,Ⅰ類高峰學科的入選“門檻”是四類中最高的,基本是全國第三輪學科評估中排名第一的一級學科點,或有望在本規劃周期內建成全國第一名的一級學科點。而其建設目標是一級學科點保持或建成全國第一,總體實力達到世界一流。
記者從復旦大學了解到,該校有政治學等5個學科躋身Ⅰ類高峰學科,數學等2個學科躋身II類高峰學科。“高峰高原學科建設計劃對數學學科是非常重要的支持。在現在這個時間點對數學學科進行重點支持,對於學科本身凝練前沿方向、集聚高端人才、躋身世界一流是大有裨益的”。中科院院士、復旦大學數學系教授洪家興認為,很多學科都是在數學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,而這次高峰高原學科建設有望形成合力,直面經濟社會“主戰場”,將更有效地服務國家和地方的重大需求。
事實上,上海在推進“高峰高原”計劃的過程中🤦🏿♀️,還同時遵循著兩條清晰的脈絡:一是主動對接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💁🏽、中國製造2025等國家重大戰略部署,聚焦工業4.0👩🏻🦼、互聯網+、雲計算、大數據、高端裝備製造等領域的交叉學科、新興學科重點布局🧘♂️;二是全面瞄準上海“四個中心”、上海科創中心建設等區域經濟發展的重大任務🧾,對目前已納入“高峰”“高原”學科的支撐度和匹配度進行評估👩🍼,重點布局信息技術、材料科學🌩、航空航天、生物醫學、創新設計等服務於上海經濟社會發展支撐和緊缺產業的學科方向。
相關高校負責人和學科帶頭人普遍認為,上海“高峰高原”計劃充分遵循了學科發展的共性規律和各學科個性特點,鼓勵高校自主設計實施學科建設方案,“每一個學科的建設方案都不一樣”,同時突出人才引進和培養在學科建設中的重要作用🕵🏻。
鼓勵突破體製機製天花板,財政經費分兩期投入
在實施“高峰高原”計劃的同時,上海鼓勵高校以綜合改革的思路破除一些體製機製的天花板,比如引進人才的薪酬和保障製度、在編人員的激勵製度等🏤。著力加強學科人才隊伍建設🫳🏼☎️,推進高校人事聘用機製和薪酬體系改革🐑,明確人員崗位標準和建設工作任務😦,激發高校教師和科研人員活力。通過優化經費投入結構,把經費更多地用於高端人才和團隊的引進和培養上🔝。
此外🧑🎓,針對“高峰高原”計劃🧛🏻♂️,上海還將積極建立健全科學的評價機製。首先,在學科建設過程中實施第三方評價🛡,由第三方評估機構依據客觀數據開展學科建設跟蹤監測🤵🏼♂️。其次,開展學科自評價👏。相關學科點根據建設方案,自主設立考核指標,定期開展學科自評。最後🚡🧪,在學科建設周期結束時實施綜合績效評價。
根據《規劃》🦻🏻,“高峰高原”計劃將有充分的經費保障。其中,2014-2017年第一個建設階段🕡,市級財政預計投入36億元,其中相當部分用於教師隊伍建設;2017-2020年第二個建設階段,市級財政繼續加大對高峰高原學科建設的投入力度,確保規劃目標順利實現。